爹,没事别谋反,儿子要替你填坑的最火言情小说李昭李昆免费观看-小说爹,没事别谋反,儿子要替你填坑的(李昭李昆)最新章节阅读
...... 王卓等了许久,终于等来大量木筏。 “立刻渡河!”王卓迫不及待道。 数万人坐上木筏,从多处渡河;齐军另外抽出两千弓弩手,专门用来掩护齐军渡河。 杨智早已在对面严阵以待,大量火油罐点燃后,利用小型抛石车,疾速朝河中木筏砸去。 有些臂力较好的土卒,干脆直接拿起火油罐向齐军奋力扔去。 木筏易燃,被砸中后,上面土兵若扑灭不及,只能跳进水中;其下场,要么淹死,要么成为弓箭手的活靶子。 在密集箭矢下,水中土卒几乎没有活命的可能。 齐军见状,连忙搭弓往对面射去,昭武军中开始出现伤亡。 杨智一边令弓箭手反击,一边继续使用火油罐攻击渡河的齐军。 他心里清楚,面前这条长河,是他最大的依仗。 一旦齐军抵达对岸,昭武军只有后撤百里,才能重新组织起防线。 即使处境艰难,依旧死战不退。 王卓观战良久,发现自已先前低估了渡河的难度;心中无比悔恨,之前为节省时间,没有绕过面前的长河。 杨叶秋为减轻杨智那边的压力,也在此时举全部兵力朝齐军杀去。 王卓立刻遣一偏将,领两万兵力,与后方昭武军交战。 大河两岸,杀声震天! 河水泛起红波,无数死尸浮在上面,甚是血腥。 齐军虽有大量木筏被摧毁,仍有少数人成功渡河,与昭武军短兵交接。 厮杀至黑夜,齐军主力仍未能成功过河。 ![]() 王卓无奈,只能先暂时停止渡河。 一统计,齐军死伤过万人。 昭武军同样不好受,杨智折兵两千余人;杨叶秋那边和齐军野战,也损失六千余人。 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 长沙城外,昭武军一处大帐内。 一土卒满头大汗,他一路马不停蹄,累的上气不接下气;终于把杨智那里的情况,详细告知了李昭、沈宁等人。 “你此行辛苦了,先下去歇息吧,本王日后必有重赏。”李昭道。 “多谢大王!” 等土卒离开后,李昭感慨道:“杨将军没有让本王失望,孤军南下,打下偌大的岭南;如今挥兵北上,又拦住了王卓的数万大军。” “是啊,杨将军有古之名将之风。”沈宁微笑道。 李昭想起第一次和杨智见面的情景,那时候李昭嫌杨智年老,是个酒鬼,对他心存轻视。 杨智则气愤的对他讲:我喜饮酒,乃是因郁郁不得志;人不可貌相,你怎可因我年老而小觑我。 李昭诧异,遂用之。 这么多年过去了,虽说为人功利心强了些,却从未让李昭失望过。 “杨智兵少,且麾下近半数是齐国降兵;恐难以坚持,还需尽快派兵增援。”李昭忧心道。 “大王放心,韦睿稍作准备后,即可率兵前往南昌。”沈宁道。 “嗯。” 半个时辰后,韦睿率步骑三万,往东而去。 第249章 绝境 长沙城内,情况已经非常的糟糕。 城里不仅有土卒,还有数万平民百姓。 柳知捷原本规定每人每天吃两顿饭,由于援兵迟迟不到,只能改为一日一餐,且严格控制每人饭量。 即使如此,也绝对撑不了十日。 柳知捷自然不愿坐以待毙,一直寻机出城一战。 如有机会放把大火,将昭武军大营焚烧殆尽,齐军局势将瞬间逆转。 然而,现实却极为残酷。 长沙城只有一个城门,一天十二个时辰,无论白天黑夜,城门外始终堵着数万昭武军,其中还有大量弓弩手。 齐军只要一出城,立刻会引来昭武军万箭齐发。 长弓、床弩、连弩,同时发威;箭矢铺天盖地,哪怕举着盾牌,仍有可能受伤。 甚至寥寥百余人出城,箭矢攻击力度依旧不减。 瞭望台上的昭武军土卒,也会立刻敲锣示警。 石艾负责指挥围城,布置可谓滴水不漏。 齐军别说袭营了,连出城半里都非常困难,柳知捷实在找不到出手的机会。 城内日益艰难,各种物资奇缺;受伤的土卒,由于缺乏药材,只能活活等死。 在这种情况下,若不是柳知捷有着极高的威望,城内早已发生动乱。 昭武军试探性发起几次进攻,柳知捷亲自参与厮杀,奋力将昭武军赶了下去。 石艾命令部下,剖开数名死去齐军土卒的肚子;见腹中皆是空荡荡,显然是许久没进食。 石艾心中了然,知城内即将彻底断粮。 至于齐国援军,李昭、沈宁等人并不太担心。 城外有十几万昭武军,他们来了也进不了城,更不可能允许他们抵达城下。 ........ 深夜,柳知捷在床上辗转反侧,难以入睡;干脆穿上衣服,走到外面。 城头上,守将秦锦峰双手抱胸,直视着正前方的昭武军大营,面色无比凝重。 见到柳知捷后,秦锦峰连忙抱拳行礼。 “这么晚了,为何不去休息?”柳知捷道。 秦锦峰神情苦涩,“末将实在是睡不着。” 柳知捷一声轻叹! “陛下派往长沙的援兵已经出发,我估摸着三、四日后,他们就会抵达长沙;到时候,我与王卓里应外合,可再与昭武军一战。” 秦锦峰脸上勉强挤出一丝笑意,“若真是这样,长沙危局可解。” 他心里并不这么想,但也不想出言反驳。 金陵派来的援兵,已经是长沙最后的希望。 一旦这个希望破灭,长沙之战将迎来最终的结局。 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 三日后,援兵依旧没到,城中粮食即将耗尽。 包括柳知捷在内,所有人愈加不安。 按理讲,王卓不会不知道长沙城内的情形;如果是在来的路上,应该会派人向城内射进书信,与柳知捷取得联系。 然而,王卓没有传来任何消息。 聪明人都能猜的出来,王卓那边一定是情况有变;要么不来了,要么被昭武军拦住了。 柳思行坐不住了,对柳知捷直言道:“长沙失守已是必然,父亲请尽快做好准备。” “再等一等。”柳知捷道。 “等下去毫无意义,哪怕魏国此时大举进攻汉中,也来不及了;不管如何节省,城中粮食也撑不了两日。一些军中将领,私下里多次找过我;虽没明说,言语间隐隐希望我劝父亲开城投降。无论将领还是土卒,皆已无心战斗。至于王卓,以父亲的睿智,岂能猜不到,他十有八九来不了了。”柳思行来回踱步,眼中布满血丝,继续道:“父亲若要率军突围,更不可能;为今之计,只有带上几名将领,通过吊篮,悄然离开长沙,前往南昌重新布置防线。” “大胆!你竟然让我弃城而逃。” “只能如此!不然还能怎样?”柳思行瞪大眼珠,头发略有些散乱,嘶吼道:“此战已经败了!父亲怎么还不明白。” 柳知捷默然不语,其实他什么都明白,只是不愿放弃而已。 定定的看着柳思行,目光深邃,道:“你今晚离开长沙吧,可以去南昌,也可以去李昭那里,他应该不会杀你。” 柳思行愣了下,旋即跪在地上,泪水簌簌而下,“我若走了,父亲你怎么办?” “你走吧!”柳知捷面无表情,淡淡道。 说完,起身离开;只听到背后,传来阵阵哭声。 柳知捷脚步一顿,终究没有回头看一眼。 第250章 人心变了 第一天渡河失败后,王卓连夜赶到了南昌城;态度异常强硬,要求周庭必须出兵协助渡河。 他快要急疯了,一刻都等不下去了。 长沙是军事重镇,柳知捷更是齐国首屈一指的名将。 一旦有失,后果不堪想象。 周庭见王卓浑身杀气腾腾,立刻表示会尽全力掩护王卓渡河。 杨智上次损失不小,派人找到杨叶秋,让他带兵和自已汇合。 杨叶秋军中木筏不多,让不会游泳的土兵坐上木筏,水性不错的直接游过去。 深夜子时,杨叶秋避开齐军,从下游一处成功渡河。 父子二人见面后,杨智兴奋的猛拍杨叶秋肩膀,赞道:“干的不错,为父甚是欣慰。” 他年过半百,最关心的还是杨家的未来;所幸嫡长子杨叶秋,平时虽一副唯唯诺诺的样子,但关键时候没有让他失望。 “儿子惭愧,这次损失了不少人。” “还剩多少兵力?” “我数了下,不到一万两千人。”杨叶秋沉声道。 杨智稍作思索,“无妨,再坚持一日;我派去长沙的人,已经走了四天。我估摸着,那边也该派人来了。” 次日,拂晓时分,齐军第二次发起渡河。 王卓为分散昭武军兵力,渡河地点多达三十处;每一处背后,都有近百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