甄选流云女王辛昭小说-流云女王辛昭完整版免费阅读
么也没说。 我直接越过了皇帝开始发号施令。 首先下令大肆追捕辛昭,我对抓到人没抱太大希望,只求阻碍辛昭归国的脚步,让辛国投鼠忌器。 如今最重要的是应对荣国的入侵。 我听了大臣们的建议,派遣将军,调配军粮。 对付荣国时间不能拖得太久,辛昭在业国境内,辛国还会投鼠忌器,一旦辛昭离境,辛国必定全力支持荣国攻打业国。 届时,业国未必是对手。 我终归不是皇帝,处理起国事缺少了大义的名分,军队并不是一心向我,朝中也有对我不满之人,比如那位皇城司统领。 我没把握在危机时候还能保持对国家的掌控力,所以必须最快速度结束战争。 辛昭这一闹也不是完全没有好处,辛国在大业国都布置的暗线几乎全部暴露,接下来杀的杀,抓的抓,审的审,整个国都消停了不少。 还有皇城司统领,被我找了个由头换了人,若非他那一拦,辛昭早就死了,我也不用日日忧虑。 辛昭的逃脱,几乎成了我的心魔。 5 战局僵持不下,一拖拖了一个多月,不得已我只能出了绝招——砸钱。 我派人去荣国,向粮商采购粮食,有多少买多少,因此粮价日益增加,而荣国皇帝竟然趁机将军粮卖了出去赚了一大笔银子。 荣国境内人心惶惶,军粮不足,军队自然也无心再战,我派去的将军趁机反打夺了荣国一城。 这一场仗打下来,我的小金库几乎缩水了一大半。 然而花钱的地方还没有完。 这场仗打得漂亮,自然该论功行赏。 如何封赏我没掺和,任由皇帝自己折腾,他愁坏了,整日召人商议,想要个既能拉拢边关将士,又能省钱的法子。 皇帝还在发愁,我已直接拿了一笔银子和大车的肉食送往了边关,赶在圣旨下达之前送到。 这笔钱几乎榨干了我最后的存银,但这是必要的支出。 我送去的这些东西没有皇帝的首肯。 将军若是收了,便越过了皇帝,再也做不成皇帝的将军了,他若不收,见过了这些东西之后,皇帝可拿不出能满足众将士的封赏了。 这是阳谋,要么让皇帝对边关不满,要么让边关对皇帝不满,无论结果怎样,我都能成为得利的渔翁。 这支军队,我要定了。 将军终究看不得将士受苦,收下了我的东西。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,天下攘攘皆为利往,有了钱,我就捏住了天下人的咽喉。 皇帝不懂这个道理,只知道加征商税,妄图用这种方式从我手中夺走银钱,可他收得越多,旁人想的法子就越多,他不仅拿不到钱,人心也离他越远。 如今朝堂与军队都在我手中,我已经不需要再借他的名号了。 我的蠢弟弟该退位了。 群臣都做好了我登基称帝的准备,我这边却偃旗息鼓了。 无他,因为近日来常常呕吐,身体不适,寻了太医把脉,太医竟然告诉我,是喜脉。 仔细想了想,我与辛昭常常亲近,压根没想起来避孕这回事,有了孩子也很正常。 怀都怀了,自然不可能再打掉,所幸我也需要一个继承人。 女子怀孕不宜操劳,故而我推迟了登基的计划,决定让我的蠢弟弟再当一年皇帝,只不过权力依旧牢牢把持在我自己的手上。 我也没闲着,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酣睡,我自然也容不得荣国与辛国在我眼皮子底下眉来眼去。 辛国与荣国交通往来,都要经过一个叫作云国的弹丸小国,云国弱小,既不敢拒绝辛国,也不敢拒绝荣国,当然也就不敢拒绝业国。 将军轻易就占据了云国,美其名曰驻军云国帮助云国拒敌于外,就此隔断了辛国与荣国的交通往来。 没了辛国的支持,在荣国国主的「圣明」统治之下,荣国快速走到了亡国的边缘。 与之相对的,则是大业飞速的发展。 我赚到的银子几乎过过手就全部花了出去,修路搭桥,招兵买马,打造兵器,每一项都消耗巨大。 但成果同样斐然。 百姓的手里有了余钱可供享乐,我赚的钱也越发多了。 走在路上,也是一派盛世景象,闻风投效的人才也多了起来。 在我产期将至的时候,荣国再一次主动挑起了战争,与一年前的荣国的野心勃勃相比,此时的战争不过是荣国的垂死挣扎而已。 我挺着肚子召臣子商议对策。 我故意放慢速度,一点点地消磨着荣国军队的士气,这场战争持续了两个月有余,我已经顺利产下了孩子,是个女儿。 荣国这次反扑打空了最后的国力,却没能取得成效,将军一路直进,打到了荣国国都。 荣帝御驾亲征,兵败后跳了城墙,以死殉国,皇后一碗毒酒,毒死了后宫所有的妃嫔和公主,也包括她自己。 荣太子也要跳城墙,可上了城墙却一直腿抖,没有跳成,被将军带了回来。 6 我给荣太子封了个安乐侯,命人陪着安乐侯整日饮酒作乐,没多久,安乐侯便因为过度饮酒,猝然身死,未能留下一儿半女。 强大一时的荣国,就这样灭了国,皇室死绝,偌大荣国国土,都成了大业的领地。 裹挟着灭国之威,我取代了我弟弟登上了皇位,成为了大业史上第一位女帝,将我的女儿封为了皇太女,创办女学,建立女户,设置女军,使天下女儿不再只有嫁人生子一条路可走。 弟弟退位之后,想不开,自刎了,我亲手为他收敛了尸骨,我曾答应过父皇会好好辅佐弟弟,如今却亲手夺了弟弟的江山,还将弟弟辅佐到了九泉之下。 我有些愧疚,转手下令杀光了弟弟留下的血脉。 之后,我迁都到了原本荣国国土的边境,这个位置以大业如今的领土来看,有些偏了,但对于天下而言,位置却刚刚好。 我从未有一日忘记了辛国,也没有一日忘记了辛昭。 荣国已灭,如今我一统天下的拦路石,也只剩辛国而已。 辛国早已收服了周边的小国,领土大了许多,成为了一方霸主,实力比当年更胜。 大业比辛国发展得更快,如今也有资格与辛国掰一掰手腕。 辛昭自归国至今,听闻不大与女子亲近,导致一直膝下无子,辛帝因此多了几分犹疑,生了几分易储的心思,任由膝下皇子与辛昭相争。 想到这我给他写了封信。 「昔年有人曾言我心太贪,如今天下二分,一入我手,听闻我之玉奴守身如玉,心生感慨,不若重投我怀,我必不计前嫌,以皇夫之位相聘。」 我以为辛昭不会给我回信,他却回了。 「昭计划于今岁七月初五登基,且邀公主前来观礼,若公主惧怖,亦可不来。」 我看过后,将信烧了,只要我敢去,辛昭就敢让我回不来,我与辛昭这点默契还是有的。 我们都清楚,辛昭不会因为我一句羞辱而冲动行事,我也不会因为辛昭的一句激将而前往辛国。 我们是死敌,我们也是知己。 我与辛昭再相见只会是一种情况。 两军对垒。 届时,一方得胜坐拥天下,一方失败百转成空。 不过眼下距离七月只剩一个多月,辛帝尚在,辛昭就敢这么说,显然对辛国已经有了绝对的掌控力。 辛昭在被人怀疑不行的情况下,竟然能做到这个地步,我也不得不感叹一声了不起。 就是不知道辛昭究竟为什么一直无子。 7 七月初一,辛帝驾崩,辛太子昭为父戴孝三日,在群臣的劝谏之下,于七月初五登基称帝。 辛太子兄弟无不叩首拜服。 辛昭的登基大典,我自然是没去的,不过却送了礼物,是一枚金环,因为神机阁主说什么也不肯再为我做一枚能锁死的金环,所以这枚金环只是一枚普通的金环。 我巴不得辛昭受了刺激与我开战,辛国吞并的国家太多,如今国内的隐患比我这边多得多。 真要开战,我还多占了些便宜。 可惜辛昭理智依旧,没有轻易开启战端,而是选择梳理朝政。 但我们的视线都在盯着彼此,我们都在等,等自己一方先完成统合拔出隐患,或者等对方先露出破绽。 我坐镇原荣国境内,施田政,减赋税,使百姓休养生息,将业国的风俗带入荣土,使原本的荣民也渐渐同化为大业子民。 战备方面也没放松,大笔大笔的银钱被我投入神机阁,改良兵甲武器,神机阁主也被我塞了一个兵部侍郎的位置,成了业国第一个高位女官。 这也用钱,那也用钱,我是真的感受到了我弟弟在位时没钱的无奈。 一晃五年,我常常给辛昭寄信刺激他,今日想念他的腰,明日想念他的臀,后日想念他的呻吟,而辛昭居然每一封都给我回信了,回信骂我。 若是不看信中火气满满的内容,恐怕旁人都会将我们当成恩爱夫妻或者至交好友什么的。 五年时间,大业的隐患已被我尽数清理,军队数量增加了一倍,兵器铠甲也都进行了改良,军队战力提升了一倍不止,军中精锐更是能够以一当十。 既然辛昭不肯先动手,那我就不客气了。 这日,边关百姓被人暗害,经查竟是辛国所为,我发布檄文斥责辛国屠杀百姓,残忍无道,为苍生计业国愤然出兵辛国。 辛昭也于当日发布檄文,斥责我倒行逆施牝鸡司晨,为天下贼,而后出兵业国。 这檄文文采斐然,一看就不是临时写的。 这一打,又足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