谢宁谢钰完结版小说全文在线免费阅读_谢宁谢钰最新章节列表_笔趣阁
抄家是禁廷尉的事,萧珩对这进度了若指掌。启新帝以前也指着禁廷尉早点把东西清点出来,可问了好几次,都才整理了一小半,时间久了也就忘了。 现在突然清点好了,启新帝居然有种发了意外之财的惊喜!只是这些钱财,是启新帝默认要收入私库的,一下放出去买粮食,他难免有点舍不得,“一定要出钱买?多征赋一次不就行了?” 萧珩默然,倒是魏肃开口提议道:“陛下可以征赋、买粮同时进行。” 大梁实行的是两税制,分夏、秋两季进行两次纳税,夏税不得超过六月,秋税不得超过十一月,夏税刚收不久,民间估计榨不出太多油水。 如果强行压榨也是可以的,但萧珩、魏肃都有一种当权者心态,不愿意过分劳民伤财,尤其是萧珩,深受谢宁影响,对这种事关民生大计的事格外在意。 魏肃前世也算明君,但到底受时代局限,很多方面都没有谢宁那么忧国忧民。他是娶了谢宁,可是强娶,夫妻又没交心,谢宁也不可能跟他说现代那些事。 她最大的优点就是看人准,萧珩看着是个守礼的大家公子,但骨子里带了几分不羁,反而魏肃看着不守教条,实则最古板不过。 她可以跟萧珩交心,却未必会对魏肃如此,因为两人之间时代鸿沟太大,哪怕是坦白说出前世经历,估计也只是得几句空泛的安慰,他永远不可能把女人的建议放在心上。 启新帝想了想说:“那就先征粮,不够再出钱买。” 萧珩、魏肃无言以对,萧珩抑制住按额角的冲动,“陛下,兵贵神速。” 魏肃言简意赅道:“我们如今只能先从粮仓调粮,一路带兵赶路,后续粮食也要跟上。”否则兵乱一起,朝堂就动荡了。 别看萧珩、魏肃都是有反心的人,可两人都不希望大梁乱起来,朝堂可以乱,但民间不能乱,尤其是魏肃,经历过乱世的,更知道天下乱了,想要重新平定有多难。 前世人人都夸自已是明君,殊不知自已为了恢复民生,花了多少心思,本来还想跟阿玥琴瑟和鸣,偏偏她总惦记着那两个孩子,怎么都不肯跟自已交心。 他神色阴郁,前世赵王也罢,这辈子萧珩跟自已有什么区别?还不是一样都不顾她意愿强夺,凭什么她能对萧珩上心,对自已爱意却视若无睹? 启新帝知道两人自小不合,不可能一起哄骗自已,犹豫片刻,咬牙道:“好!先调粮仓,让大军先行!至于主帅——”他迟疑看着两人。 萧珩、魏肃同时拱手道:“臣愿前往!” 启新帝沉吟片刻,“萧都督,这次由您率军,阻拦突厥南下!”他让萧珩去,也是为了自已考虑,万一大边关守不住,京城还需要魏肃护卫。 在统军武力方面,他更信任魏肃,萧珩只听说能干,没听说能带好兵。 萧珩一口应下,自去准备,魏肃心中惋惜,但面上没有表露出来,如果能抓住这次机会,日后也不用担心名声不好。两人从头到尾,都没有想过这场仗会失败。 萧珩底气来源于,百炼钢以及玥儿弄的秘密武器,魏肃的底气来自于前世同突厥一场场对战,现在的汗皇是自已的老对头了。 ![]() 谢宁设想过很多萧珩出征的场景,甚至连随身行李都打包好了,却还是没想到,这一天来的那么急、那么快,她甚至连劝他留下的话都说不出口,因为萧珩只能在家留一个时辰,之后便要领军出发了。 她怔怔看着忙成一团的侍从,神色难得有些茫然,萧珩也不管别人,搂着她心疼地说:“别担心,我一定会回来了。”他死了,谁来照顾她?这么一个娇气的丫头,留给谁都不放心。 事已至此,谢宁不想让萧珩在外面还担心自已,努力想笑,但嘴角才扬起,眼泪就落下来了,她用力地咬住下唇,想止住哭意。 萧珩心疼地用拇指轻轻摩挲着她唇瓣,“我很快就回来了,你在家里陪寅儿、圆圆说说话,养上几条小鱼,等把鱼养胖了,我就回来了。” 谢宁呜咽出声,眼泪再也止不住的落下,“我在你行李箱里放了酒精,一旦出现伤口,就要反复用酒精冲洗,千万不要省着用。” “还有一些药粉,是用蒲黄、三七研磨出来的,这些是用来止血消毒的,如果发烧也可以用酒精降温,出门在外一定要注意干净,水一定要煮开才能喝。” “我还准备了滤水器,时间充足的话,一定要把水滤一遍再喝。沿路也要注意安全,如果有什么动物、人的尸体在水源里,一定要离得远远的……” 萧珩认真地听着,看着妻子哭得声音都模糊了,却还在反复叮嘱自已,他轻拍她的背,“会的,我都会做,一定会健健康康回来的。” 他扶起妻子,拧了帕子给她擦脸,看着那哭得红彤彤的小脸,他忍不住低头亲了亲,“我要是死了,谁来护着你?” 谢宁又气又急,“你还说这种话!” 萧珩一把抓住她小爪子,又亲了亲,“不说了!我离京后,你要留在京城,还是去别庄?” 如果这次不是突厥来犯,他肯定会送妻子离开,可现在边关有了战事,外面也未必太平,京城是最安全的地方。 谢宁不假思索道:“我留在京城!”只有待在京城,才能随时打听到军情,“你不用担心我的安全,你安全,我就永远安全。” 萧珩微微一笑,心中暗道,我就算出事,也会护着你。不过这话他就不说了,免得妻子胡思乱想。 萧珩是急行军,带着先行部队赶去边境,这些军土都是他从禁军中精挑细选出来的,按照妻子提供的法子每日训练,武器也都是百炼钢刀,他们也是萧珩此行最大的底气。 谢宁也知道这五千精兵是丈夫最大的家底,所有的供给都是最好的,连行军粮都是精心制作的,不是炸面、就是炒面,要不就是米饼、菜干。 这些都是保存时间长,轻便又好吃的东西,她甚至还参考前世方便面调料包,制作了好些保存时间长的酱料,可以让大家在行军途中吃一顿滋味的热汤。 第四百四十五章 边关风云(四) 谢宁把方方面面都想到了,甚至连厚棉衣、厚棉被都准备了。她参考前世经验,一件棉衣、一条棉被打了一个包裹,让军土们背在身后。一旦急行军,就丢在地上,让后面部队拿,所有人都一模一样,也就不担心会搞混了。 其实要不是家里人都坚决反对,自已也信心不足,她都想亲自去战场了,可是古代赶路实在太苦了,她实在没那个勇气吃这份苦,她怕死。 崔氏、陈氏见孙女/女儿几天就消瘦了一圈,也心里着急,两人商量了一番,从佛寺、道观分别请了神像回来,崔氏、陈氏每天都在神像前念经祈福。 谢宁也不能说不信这些,毕竟自已穿越就属于现有知识无法解释的事,她也很感激祖母、母亲这么挂念自已,可让她现在念经,她却静不下心来。 在听到肖晨说,她想要的贝壳大量运到时,她在家也坐不住了,起身吩咐说:“走,我们出城!” 肖晨一怔,“现在?” 谢宁说:“现在。”她脚下不停地去后院换骑装,他们这次的庄子就在城外,出城骑马半个时辰就到了,还挺快的,她想去做个实验,如果成功的话,建造城墙就更容易了。 是的,谢宁要做土法水泥!其实她更想搞浓硫酸、浓硝酸,做硝酸甘油,黑火药有什么稀奇?现代炸药才是真绝色! 她以前还看过几篇,抗战时期我方利用陶罐、陶罐制作硫酸的介绍,上面也很清晰地写了制作过程。谢宁上学时也学过化学,两者参照着理解,就记下了过程。 可是她还是挺有自知之明的,她是学艺术的,文科中的文科,对化学的了解,最高深也就是在高中阶段,纸上的理论跟上手实践是两回事。 我方那时候虽然取材土、方法土,可布置的都是实打实专家!她一个连基本配方怎么从烟花升级成火药,都不知道的人,还妄想搞硝酸甘油?还是搞水泥务实点。 谢宁跟肖晨骑马到农庄时,才刚刚到中午,庄头接到肖晨要来的消息,一早就让人备好了丰盛的饭菜,只是谢宁着急干活,让庄头煮了一点面,大家各自吃了一碗热腾腾的鸡汤面后,便开工了。 贝壳是前几天运过来的,运来的时候都在海水里洗过了,一路水运过来,倒是也不脏。贝壳一到,庄上的匠户就把贝壳丢到炭窑里,跟木材一起烧了。 昨天一窑炭才烧好,庄上赶紧给主家送消息,谁都没想到夫人居然中午就到了,这是天一亮就出发了吧?这会窑温也降下来了,庄户们开窑取炭,顺便把烧过的贝壳也搬出来了。 谢宁让人搬了一个低矮的石缸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