苏誉顾长乐全文免费阅读_苏誉顾长乐(科举走后门,连中三元震惊无数学子免费阅读无弹窗)科举走后门,连中三元震惊无数学子最新章节在线阅读笔趣阁
“读书科举乃是人生大事。” “男子汉大丈夫,我先立业后成家,这是无可厚非的事情。” “罢了罢了。” “我让人送宋叔你回去吧。” “今日功课不做完,明日上学时夫子会罚我的。” 说了一堆,还是没有松口。 宋老根大老远跑过来,就是为了让何洪达去劝劝他父母。 他真的要读书,成了亲后再慢慢读不也一样? 自已女儿届时能陪着他来府城读书,有个人在身边照顾着不是更好? 宋老根还想纠缠一番,何洪达直接把自已的钱袋子解下来,让自已书童送人走。 最近得了不少润笔费,何洪达已经不再是先前那个只能靠着家里供应读书的人了。 他钱袋子里面有不少银子,书童会看着给宋老根路费的。 再多的,何洪达现在也做不了了。 因为他真的没有心思去想别的事情啊! 灵感这东西,很容易就没了。 他还有不少构思,都要赶着写出来画出来。 宋老根被送走,何洪达没再想这件事。 他得再出多一些作品给苏誉看。 而且苏誉还让他找一些同好,文笔或者画技有一样不错的就可以。 这些他都得赶在苏誉出发去参加乡试之前搞定。 ![]() 第213章 背景不简单啊... 何洪达踌躇满志。 果然在苏誉出发前,把苏誉交给他的事情都给办妥了。 还给苏誉引荐了两名同好。 书屋这边,人暂时就够用了。 苏誉也能全力以赴,准备秋闱。 进了六月份,朝廷指派的主考官估计早已经从京城出发,赶往各地考场。 苏誉他们这边离京城距离远,因此主考官来得较慢。 但有些人消息灵通的人,已经打听到了主副考官名单。 不少人忙着到处搜罗主考官资料,为了乡试做最后的准备。 先前苏誉请几个同窗合力编写好的对句,也被苏誉重新整理了一番,制作成了一本书。 不过苏誉不打算印来卖。 而是找人抄写了几本,送给有份参与编写的几人。 拿到这本书后,几人道了谢,但也没多想。 杜志和拿着苏誉给的书回家时,杜老爷和杜夫人特意把他喊到书房说话。 杜老爷说:“这次的主副考官,我收到了一些消息。” “主考官听闻是翰林学土钱大人。” 杜夫人接口道:“你父亲花了不少钱,才打听到钱大人的喜好。” “我儿务必要好好听。” 杜志和点点头,专心地听着。 杜老爷便继续道:“我打听到,钱大人喜爱那些用词华贵,对仗鲜明,讲究韵律,念起来朗朗上口的文章。” “你等会去找府上西席,看看你的文章有哪里需要改进的。” “如今离乡试也没多少时间了,届时出发时,我们得安排府上西席跟着你一同到省府去赶考。” “在路上正好也能督促你不要放松,再多练练文章。” 杜志和自已也想考个好成绩,自然是说好。 说完,杜夫人看到他手中的书,似乎不是什么正经书。 她有些不高兴地瞪了杜志和一眼。 “你手中拿着的是什么书?” “都这时候了,怎地还在看这些与科举无关的书籍?” 杜志和被他娘瞪着,便觉得耳朵有些隐隐作痛。 他赶紧解释说:“这是苏誉给孩儿的。” “我们几人帮着他弄了一些资料,苏誉把这些资料编写成书后又送给了我们每人一本。” “苏誉?” 杜老爷和杜夫人自然认识。 上次在他们家温泉别院时,苏誉两口子在游戏中大放异彩。 虽然中途离开,但却是为了去迎接钦差接圣旨的。 他们家和苏誉的关系,还是不错的。 所以杜志和说起这是苏誉要自已儿子帮忙的事后,杜夫人也不好说什么,只能劝道:“苏誉科举成绩好,他自是不必太着急的。” “但我儿成绩与他不能比,还是得把心思全部放在学业上才是。” “这种无关紧要的书,就放你爹书房里保存着先吧。” “等到你科举完,再慢慢看也不迟。” 杜志和本来也没打算继续看。 这本对句类的书,里面有一部分内容就是出自他手。 所以书的内容是什么,他比自已爹娘更清楚。 杜志和刚想听从自已娘亲的话递出去,突然想到了什么似的说道:“等等!” 说着,低头看了一眼自已手中的书,又翻开看了起来。 “对仗鲜明,讲究韵律......” 杜志和一边翻,一边喃喃念着。 杜老爷和夫人对视一眼,费解道:“我儿到底怎么了?” “怎么突然对着这本书,开始神神叨叨的?” “莫不是念书念傻了?” 杜志和抬起头来,快步走到两人面前,把手中的书展示给他们看。 “爹娘,你们看。” 他眼睛亮得发光,神情还颇为兴奋。 “苏誉让我帮忙编写的书,正好能在此次科举中用上!” 杜老爷两人有些不解,接过这本书翻了一下。 里面都是从科举书籍中摘抄出来的对偶句。 若是能把这些句子用在文章中,不就正正好对应上了此次主考官的喜好? 杜老爷瞬间明白了怎么回事。 他讶异道:“这本书内容不少,苏誉是何时让你们开始帮忙做的?” 杜志和想了想,回道:“大概是三月多的时候。” “他找了我们几个相熟的同窗,说要我们帮忙从科举书里找出对偶句。” “本来我们还劝他说这种时候要把心思放在读书上,不想我们做的这些却是能直接用在乡试上的。” “三月份......” 从京城到这里送消息,快马也要十天半个月。 所以那时朝廷指派的名单都不知道有没有确定下来,这苏誉就知道了主考官的喜好? 上次钦差来送圣旨,那是年前的事情。 那时候是肯定不可能的。 或者,苏誉只是单纯的好运? 但想想也不对。 单纯的好运,也不该用在这个时候。 还有几个月就乡试了,他一个考生不努力复习,却突然来搞这些明显不是主要的东西。 怎么也说不通。 杜夫人突然想起,上次温泉别院举办宴会时,苏誉的娘子顾氏一直被陆知府的夫人拉在身边。 两人举止看起来并不像是第一次见的陌生人。 当时陆夫人说她们一见如故,她很欣赏顾氏。 如今再细细想来,就会觉得陆夫人好像对苏誉的娘子并不同寻常。 杜夫人说:“会不会是苏誉真的有这种渠道,能提前这么早知道主考官的名单?” “他知道后,为了帮助自已的同窗,就让我儿几个一同帮他处理,也让你们顺便能提前接触一些。” “这样后面大家都知道主考官名字后,也不至于临时临急地抱佛脚。” 杜志和愣了愣:“娘你在说什么?” “苏誉他只是一个农家子,他何来的什么渠道?” “我看他就是博学多才,已经开始深入研究这些圣贤书了,所以才会有这种想法。” “不过这也正好。” “我这段时间把这本书好好背一下,对我后面写文章绝对有很大的帮助!” 杜老爷的想法,其实是和自已夫人一样的。 他也觉得苏誉在这种时间打扰本该埋头苦读的同窗,绝对是有他的用意。 但这么一来,也就说明苏誉确实比他们还提前了快三个月得知京城那边的消息。 这苏誉,好像背景没这么简单啊...... “对了。” 杜老爷想起,这本书是苏誉让他们几个同窗一起编写的。 他问道:“那几个与你一同编写此书的同窗们,平日里读书成绩如何?” 杜志和说:“有一个是前年的府试案首,每个月书院生员的考试都会名列前茅。” “另外两个是苏誉先前的同窗,成绩则比较普通。” 杜老爷沉吟道:“既然苏誉对这方面已经在深入研究,想必他考试用起来也是得心应手。” “你其他的同窗,也因此得了他帮助。” “今日的事情,你就别往外说了。” 这些消息,是他们杜家花费了不少精力和钱财打听来的,自然不能直接便宜别人。 而且乡试不是普通的考试,录取名额一共就那么些。 少一个人不行,自已就多一分机会。 何况苏誉已经提前给这几人透露过了这些信息,他们杜家更没必要再多这一嘴了。 杜志和挠了挠头,说道:“我知道了......” 第214章 三句话,让女人为我一掷千金 杜志和说自已知道了。 但转天,下学和苏誉一同走出书院的时候,他还是悄悄地对苏誉提起。 “苏兄,你昨日拿给我的那本书,我爹娘看到了。” “我爹还说,这本书不错,让我多研究研究,说不定对乡试会有帮助。” 说完,对着苏誉挤眉弄眼了一下。 苏誉接收到了他的暗示。 所以杜家那边应当是知道了主考官的名单,也打听了他的喜好。 杜志和还记得提醒自已,倒是也不枉自已先前给他们指路的一番心意。 苏誉微微笑道:“好。” 杜志和见苏誉明白自已的意思,这才高兴地和苏誉分别,回家继续苦读。 至于其他人,苏誉已经提醒过了。 能领会多少,就靠他们自已了。 而且也不一定是撞中了主考官喜好就能过的,这本来也只是一个小加分项,到时候还是得各凭真本事。 ...... 苏誉早就在开始找科举书籍里面对句的时候,就已经开始尝试转变自已的文风。 练了两个月来月,如今他也熟练不少。 八月初开考,七月份他们估计就要出发到省府去,提前等候主考官张贴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