微小说(宋桑音江谚寻)-(宋桑音江谚寻)全文免费阅读
但眼下,找到儿子最要紧! 宋桑音跪在马车前,将承承方才丢失一事告诉江谚寻。 “还请江大人帮忙寻找……” 江谚寻却是眸光一凝,语气冰冷:“你当本官很闲?孩子弄丢了,你应该去的地方是官府,而不是到大理寺。” 闻言,宋桑音心如刀绞。 “母亲葬身火海,儿子下落不明,你这驸马可当得安心?!” 她声声质问,字字泣血。 “江谚寻,若有报应,我等着老天收拾你!” 说完,她也不管车内的两人是何反应,转身离开。 赶在官府散值前,宋桑音报了失踪案,衙役让她回去等消息。 她没有办法,只能照办。 再马不停蹄的赶回暂时安顿的屋子,宋桑音带上了那个黑色的骨灰盒,朝着京郊山林走去。 自从‘江谚寻’冤死后,宋桑音再也没过过一天安稳日子。 老家被人嫌弃,搬家被人欺负。 为了养家糊口,照顾病母和幼儿,她必须担起顶梁柱的担子,出去找工挣钱。 可一般正经的活都不会有人找她这种罪犯之妇。 为了活下去,她只能做了人人都嫌弃的收尸人。 这一做,就是三年。 她收了三年尸,送了那么多人入土为安。 现在却连母亲的尸体都殓不了。 ![]() 宋桑音低着头,泪水低落在手中的骨灰盒上,溅起朵朵水花。 她剖开黄土,面朝锦州,将骨灰盒深深地埋入土中。 再跪下,磕了三个头。 “母亲,等我找到承承后,就带您落叶归根。” 她是孤儿,从未享受过母爱。 是江母视她若亲女,给了她人世间最好的亲情。 纵使对江谚寻心如死灰。 她对江母却是有浓厚的感情。 是给了她安身之家的婆母,亦是毫无血缘关系的生母。 三天过去。 官府的人没有带来承承的消息。 宋丞相那边却差人告诉她,在京城一处偏僻的小巷子里,发现了浑身是血的承承。 宋桑音不敢怠慢,匆匆赶去。 等看到地上躺着的生死不明的孩子,她目眦欲裂。 她跌跌撞撞的扑了过去。 将孩子抱在怀里,一遍一遍叫他。 可怀中的人一动不动,毫无反应。 宋桑音抱孩子直奔医馆,一路踉踉跄跄撞到了不少行人。 大夫给江岁承看过后,连连摇头:“这孩子已是回天乏术,赶紧备棺材吧……” 宋桑音不信。 她将呼吸越来越弱的孩子小心抱在怀里,重新换了一家医馆。 但一家又一家医馆将他们母子二人拒之门外。 无论她如何苦苦哀求、跪下磕头,都不为所动。 尽管如此。 宋桑音也不曾放弃。 正如这三年为江谚寻伸冤一样,执拗的令人又敬又畏。 不论她被拒绝多少次,总会立刻爬起来,马上去找下一家医馆。 有人漠视、有人嘲讽。 也有人不忍心,直接告明真相。 “姑娘,你别找了,昭阳公主已经下令让全城医馆不得为你们医治……” 闻言,宋桑音呆滞在原地。 刚刚还烈日中天的天空,突然乌云密布,电闪雷鸣。 众人纷纷散去,大滴大滴的雨水倾盆而下。 宋桑音低头,仓皇抬手替承承遮风挡雨。 但她的动作猛地一顿。 怀中孩子的身体早已僵硬。 承承,死了。 第7章 “承承?” 宋桑音红了眼,全身的血液似是凝结成霜。 “承承,你醒醒……” “乖,不要睡……你睁开眼,看看阿娘……” 大雨滂沱,冲淡了承承身上的血水。 宋桑音紧紧抱住怀中的孩子,跪在湿地上痛苦哀嚎。 “谁来救救我的孩子……” 风驰雨骤。 一匹快马疾驰在空荡的长安街。 马蹄声由远及近,停在宋桑音面前,溅起无数水花。 她隔着雨幕,看不真切。 眼皮渐重,意识混沌,她的身体瘫软着栽倒在地。 恍惚中,她好像看到了江谚寻。 是幻觉吧。 那个男人是昭阳公主的驸马,怎么会来救她的承承。 宋桑音好像回到小院起火的那日。 她看到江母在火中苦苦挣扎,一点一点的烧成了灰。 承承无措地缩在角落,一声一声喊着阿娘救命。 宋桑音痛不欲生,她一个箭步冲过去,却扑了个空。 “不要!” 她惊坐而起,大口喘气。 “你醒了。”江谚寻的声音从旁侧传来。 宋桑音一阵恍然,扭头望去,发现自己身处客栈房间。 窗外,已然雨停。 她看着一脸憔悴,胡渣满面的男人,心底是无尽的苦楚和怨恨。 “承承呢?”她语气焦急。 江谚寻别开眼,淡淡的开口:“已经安葬在你母亲的旁边。” 轰隆—— 宋桑音脑中炸过一道惊雷。 她跌倒在床上,整个人毫无力气。 没了,什么都没了。 这一切的罪魁祸首…… 宋桑音眼中带着痛苦,颤抖抬手指向他:“是你。” “是你亲手害死了母亲,还有儿子!” 为了他的锦绣前程,抛妻弃子! 连自己的亲生母亲都不认! 如此薄情寡义、冷漠绝情。 不配为人子,不配为人夫,更不配为人父! 江谚寻背对着她,身子僵直。 良久,才听到他暗哑的回应。 “事到如今,没有回头路。” “锦州的江谚寻,三年前就已经死了。” 如今活着的,是大理寺少卿江谚寻。 宋桑音怔怔看着他,滚烫的泪水滴滴滑落。 锦州的江谚寻,三年前就已经死了。 如今的江谚寻,是昭阳公主的驸马爷。 平步青云,扶摇直上。 江谚寻转身,看向床榻上面色苍白憔悴的女人。 “我会给你一笔钱,明日你速速离京。” “再也不要回来。” 他眸底的情绪翻涌着,字里行间皆是难言的复杂之情。 宋桑音眸色空洞地看着床幔,宛若一个活死人。 母亲和承承都已离去,她该随他们一起走的。 可她又如何能走? 她还有那么多未完之事…… 江谚寻看着他,微微张嘴却没再出声。 沉默许久,他转身离开了房间。 阳光洒落,拂开漫天乌云。 城郊荒草地。 一大一小两个山丘静静矗立。 山丘上各立着墓碑。 一个刻着慈母江老孺人赵季萍。 另一个崭新的墓碑刻着爱子——江岁承之墓。 宋桑音红着眼,只觉得可笑。 既然不愿认他们,又何必如此惺惺作态。 她眸光哀痛的看着墓碑,心底涌上一个强烈的信念。 “我不能就这么死了。” 她要洗清‘亡夫’身上的冤情,让江父江母在阴曹地府得以安心。 也要让承承的身世得以清清白白! 衙门不帮她,大理寺不帮她,她就进宫告御状! 不仅仅是伸冤还清白。 昭阳公主身上还背着她母亲和儿子的两条人命。 江谚寻为了功名利禄抛妻弃子,忘恩负义。 这般无情应受到朝廷律法的制裁! 残阳如血。 庄重神圣的紫禁城门口,摆着两尊石狮子,威武又森严。 宋桑音瘦小的身子步步走近,敲响了一旁偌大的登闻鼓。 击鼓鸣冤声,响彻云霄。 两个侍卫走上前,舞动长枪直指宋桑音。 “来者何人?为何击鼓?” 宋桑音放下鼓槌,语气平静而又坚定。 “民女宋桑音。” “击鼓告御状!” 第8章 宋桑音将诉状书递上,再把身上最后一点碎银当做打点的通路费一同给了他们。 侍卫将视线落在她脸上那一长条的疤痕之上。 “公主早料到你会来。” “她让我们告诉你,告御状可不是那么好告的。” “只要你挨得过这五十大板,就放你进去。” 侍卫说完,将那碎银子轻蔑地丢弃在地上,仿佛丢的是几块石子一般毫无价值。 宋桑音心头一滞。 那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