明末:从零开始造反李毅完整版《明末:从零开始造反李毅》全文阅读
云娘浅吟低唱,一连数次被折磨的头发散乱,躺在床上连连求饶,李毅这才放过她。 第二天,神清气爽的李毅洗漱完,出了房门。 今日他并未穿戎装,而是身穿蓝色圆领长袍,头戴网巾,加上身材挺拔,看起来气宇轩昂,倒像是个风流才子。 “嫂嫂,近日可好?” 正在浆洗衣服的秀娘抬头看到李毅,微微一呆,脸颊有些红晕道:“李大人,你何时回来的?” 李毅轻笑道:“战事结束,昨日下午回来的。” 实际上秀娘早就知道李毅回来了。 昨夜主屋战况紧急,难免有些声响,秀娘在院中听了半天,夜里还梦到那张大床上的女人,竟然成了自己。 想到这里,她脸庞通红,不由夹紧了双腿。 这时双腿发软的云娘也穿戴整齐,走出了院子。 见到秀娘,笑着道:“嫂嫂也在啊。毅哥儿此战受了些伤,不知你何时有空,可否为他诊治。” 脑袋里浮现那结实有力的身躯,秀娘有些惊喜的点头道:“李大人若是愿意,我随时可以诊治。“ “那就晚上吧。今日我还要去米脂县述职。” 秀娘压住心里的躁动,笑着道:“既然如此,那就晚上吧。” 李毅点点头,出了屋子。 布颜已经在衙门等候,旁边还有王五。 见到李毅出来,两人连忙迎上来。 “布颜,你派人将我的战马牵出来,陪我去趟米脂县。”李毅吩咐道。 刘宗敏受伤之后,李毅就让布颜带人随行,暂时算是自己的亲卫。 “大人。”王五上前躬身行礼。 ![]() 李毅看着他道:“王五,你有什么事情找我吗?” “敢问大人,如今回到米脂县,民夫是不是可以解散了?大家都想赶紧回家。” 听到这件事,李毅一拍额头,有些懊悔道:“昨日有些匆忙,竟然忘记安排这件事。” 说完带着王五进入衙门,找出纸笔写了条子,递给他。 “你拿着这个条子去找少年队的队长李过,让他给你们发一笔银子。民夫每人十两,你和各个管事每人十五两。你再牵一头毛驴,算是对你的赏赐。” 听到有银子拿,王五有些慌张道:“大人,我们民夫本就是去赶车运送军需的,哪有拿银子的道理?还是这么多银子?” 李毅抓住王五的手,将条子塞到他手里道。 “我这里有功必赏,有过必罚,你们虽然未上战场杀敌,可照顾官兵,运载军需,也有许多苦劳。这些都是你们应得的。” 王五双眼通红,有些激动的握紧条子,抬头看着李毅就要跪下来。 李毅连忙扶住他,“这是做什么,快些站起来。” 王五哭着道:“官府徭役,从来都是半只脚踏进黄泉路。可是这次大人处处体恤我们,不仅足衣足食,还从不打骂。战事危机,也从不强迫我们上战场,如今还发下赏赐,我等深感大人的恩情。” 李毅拍了拍他的肩膀,沉声道:“你们太小看自己了,我倒认为,你们功劳不小。记住了,这些银子都是你们应得的。” 王五擦拭泪水,重重点点头。 “好了,带民夫们去领银子吧,县衙那边自有我去交涉。” 李毅和布颜等人骑马离去。 王五回到住处,民夫早就焦急的等待。 “王大哥,怎么样,李大人愿意放我们离开吗?” “怕是够悬,我看这里正在修房子,这帮当官的,还不趁机拿咱们当劳力,白干活。” “放你娘的狗屁。” 王五眼睛一瞪,喝骂道:“老子看你脑袋进水了,李大人能跟那些狗官一样吗?告诉你们,李大人不仅答应放咱们走,还要给咱们发银子?” “啊?还能有这样的好事?”民夫们都十分惊讶。 “能发多少?仨瓜俩枣打发咱们吗?”有民夫阴阳怪气的道。 放在平日,王五从懒得理睬他,无论哪里,都有几个老鼠屎。 可是今日,他挺直胸膛伸出十个手指。 “十文钱?”一个民夫撇嘴道。 王五摇摇头。 “一百文?” 王五又摇摇头。 “一千文?”有人惊声道。 王五见吊足了胃口,底气十足道:“告诉你们,是十两银子。” “十两银子?” 民夫们倒吸一口凉气,不敢置信的瞪大眼睛。 十两银子,对于那些当官的不多,可是对于这些一穷二白,被官府强逼着服徭役,做民夫的穷苦百姓来说,那可是一笔不小的数目。 就好比一家五口月入五百,饭都吃不起的时候,有人突然给了十万块钱。 看着震惊不已的民夫们,王五挺直胸膛道:“早就跟你们说过,李大人与那帮狗官不一样,是真的把咱们泥腿子当人。这下相信了吧?” 民夫们全都点头,脸上满是喜色。 这笔银子,对于忍饥挨饿,快要断炊的他们来说,实在太重要了。 王五自豪的道:“既然相信李大人,那也该相信我们农会。告诉你们,农会就是李大人搞起来的,为的就是帮助咱们这群老百姓,斗大户抗官府,过上安居乐业的日子……” 王五本就是农会一员,再加上靠农会和李毅搭上了关系,不予余力的想要发展农会。 第147章新的任务 “王大哥,这个农会真有那么好?”有民夫陪着笑问道。 王五昂头道:“那是自然。李大人创立农会,本就是想帮咱们穷苦人做主的。有农会庇护,就不会有大户欺压咱们,官府也不敢随意勒索,好处多着呢。” 放在平日,大家还将信将疑,如今有了银子可拿,对于李毅,对于农会更加信服。 思量片刻,有人高高举起手道:“我想加入农会。” “我也想。” “我也想。” 民夫们争先恐后,都想加入农会。 王五嘿嘿一笑,对着他们道:“你们这可来着了。高老正好在碎金镇,我带你们去拜见,也好给你们上上课。” “什么是上课啊?”有民夫好奇的问道。 “就是告诉你什么是农会,咱们为啥要建立农会,加入农会后咱们该怎么做。” “这倒是稀罕。”民夫挠着头憨憨道。 王五笑骂道:“高老说过,这是让你们睁眼过日子,可别像之前一样浑浑噩噩,只知道吃苦受气。” 睁眼过日子? 民夫们听到这句话,一个个更加好奇。 “那俺们加入农会,就能像你一样了吗?”有民夫问道。 王五骄傲的挺起胸膛,底气十足道:“想得美,老子现在可是农会的管事。” “那怎么成为管事?” “想成为管事,要每旬来听两日的课,识文断字,反正要干的事情多着呢。” 一群人有问有答,对农会充满了希冀和好奇。 另一边,李毅骑马来到米脂县城,首先去拜见了杨鹤。 有仆人引着李毅到厅堂等候,过了半个时辰,才引着他去了书房。 李毅抱着一个大箱子,走到书房外的走廊上,仆人出来引着,才进到书房里。 “卑职李毅,拜见制台大人。” “李把总,坐下说话吧。” 杨鹤抚着胡须,面容和煦的指着旁边道。 “多谢大人。” 李毅走上前坐下。 杨鹤眼睛扫过那个大箱子,不动声色。 李毅笑着道:“此次出征,卑职侥幸获得几件古玩。可卑职对古玩并不了解,就想着让制台大人帮忙看看。” 杨鹤不喜欢金银,可唯独喜好收集古玩,听闻此言,不由兴趣十足。 他走到桌前,看着箱子里的古玩,拿出一个紫砂壶把玩。 片刻后,出声赞叹道:“这可是个好宝贝,造型古朴,简练大方,又有名家的题字。看来应当是宋朝早期,御用的物件。” 李毅笑着拿出一个汉白玉的玉雕道:“制台大人,可否看看这件?” “哎呀,玉器可是要小心些,别磕着。” 杨鹤连忙提醒一句,双手小心翼翼接过,仔细 |